自1808年英國化學家漢弗萊·戴維首次發現以來,經過世界大戰的洗禮,鎂主要用于軍事裝備或武器制造,由于高溫下會發光,也可用于鞭炮或照明彈。目前,鎂是廣泛用于汽車、IT產品、醫療輔助器具的有色金屬之一。
當前,鎂這種輕量化金屬材料已廣泛用于飛機、自行車、相機、平底鍋、LED照明散熱板等。據國際鎂協會預測,2018年全球鎂需求總量將達584萬億韓元,韓國鎂工業技術研究協會預測,全球鎂金屬市場年均增幅達7.1%,2026年將達到6.2億美元(約合7071.1億韓元)的規模。
全球最早的筆記本電腦是Osborne 1981,5英寸的顯示屏,重量10.7kg,同年推出的Compaq Portable 1983,9英寸的顯示屏,重量12kg,最早采用鎂材的筆記本電腦是GriD Compass 1983,6英寸的顯示屏,重量減輕至4.5kg,當時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。但GriD Compass之后的大部分筆記本電腦都沒有采用鎂材,主要是因為鎂材成本價格偏高。因此,索尼、蘋果等筆記本制造企業紛紛開始尋找新的材料,索尼公司在Vaio系列的產品上采用了碳素纖維材料,強度相當于金屬,重量更輕,但容易氧化,而且很難呈現色彩。蘋果公司選用鋁材,可以隨意表現色彩,而且價格低于鎂,但容易受到腐蝕。另外,鋁材需要進行Unibody工藝的處理,工藝復雜,耗電量高,也限制了其應用。
在追求“更小巧,更輕便”的移動化時代,鎂再次吸引了制造商的目光。日本NEC公司于2013年推出laVie Z 2013產品,13.3英寸的顯示屏,重量795g,LG電子公司于2014年推出Gram系列產品,支架底座采用鎂合金,其中Gram 15的重量約為980g,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。2017年推出的新產品也采用了鎂材。
三星電子于2016年推出了Notebook 9 metal(13.3英寸,840g),2017年推出Notebook 9 Always 13,重量減至773g,還不足800g,同樣采用了鎂材。
與此同時,隨著全球燃效和環保標準日趨嚴格,汽車行業的輕量化競爭也愈演愈烈。美國的CAFE標準(公司平均燃料經濟性)規定,2025年之前,新車的汽車燃油經濟性54.5mpg(23.2km/L);歐盟規定,2021年之前,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95g/km,韓國規定,2020年之前的汽車燃油經濟性24.3km/L,二氧化碳排放量97g/km。
雷諾三星汽車的“SM7 Nova”車型在后座板和后備箱上采用了3.6kg的鎂板材,與現有的鋼鐵配件相比,重量減輕了2.2kg;環保概念車型“Eolab”車頂采用了約10kg鎂板材,重量減至4.5kg;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于2017年推出的Pacifica廂式旅行車的后備箱也采用鎂材制造。另外,保時捷911 GT3 RS車型和雙龍汽車Tivoli均采用了浦項鋼鐵公司提供的鎂材產品。浦項今年1月在順天鎂板材投資430億韓元,計劃在2021年之前批量生產汽車用寬幅鎂板材。
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于2010年推出WPM(全球一流材料)項目,旗下的鎂業務團致力于開發高性能新合金開發。今年1月舉行的“第四屆國際電動汽車會議”和“電動汽車新材料論壇”上,明確提出,要在韓國國內構建鎂合金表面處理和量產的供應鏈,不斷進軍高級汽車市場領域,此外,擴大在醫療、移動設備、宇宙航空等工業領域的應用。